明 永樂 剔紅花卉瓶(紅雕漆) |
![]() 雕漆技術之所以難,是因漆性柔軟,即使厚疊成象皮體的厚度,也很難使它變硬,所以漆料自己不能成形, 必須層層薄塗在一內胎上(木、金屬均可),塗一層乾了才能再塗第二層,如此耗時地塗上數十層甚至數百層 之後才可以在厚漆上進行雕刻。此種技術在第八世紀的唐代己經萌芽,宋元漸趨成熟,明代的永樂剔紅,是此 項工藝的傑出作品。 此件雕漆瓶的圓筒形長頸,超過下段的器腹。全身剔成綿密的四季花卉,花葉密集,層疊而豐厚,雖然枝葉 錯綜但剔出的部份甚少,叫做「滿陽」技術。本器設計之自然、刀法之圓潤,足以做為人類工藝技術史上的里 程碑。「髹漆錄」說永樂剔紅「藏鋒清楚,隱起圓滑,纖細精緻…」,的確是恰當的讚美。明雕漆和清雕器之 不同,便在「圓滑」這一點,因清代用直刻法雕漆,所以漆器表面摸起來有刮手之感,但是明雕漆以手指撫觸 ,卻覺得圓柔滑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