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銅器---

西周晚期 頌壺
 青銅時代自商至戰國,銅壺的製作一直沿襲不斷。之所以名「壺」,是在類似 的銅器中,有一部份在銘文中,有自名為「壺」的例子。而製做本壺的人名「頌 」,所以叫「頌壺」。壺本來是盛酒器,但是頌壺這樣大型、厚重、堂皇的器物 ,只適合陳列在宗廟中,作為祭器,以顯示文化氣派和政治勢力。戰國有更大的 壺,多用作陪嫁的嫁妝。
 頌壺的造型略呈方形而帶圓,下大上小有蓋,方圈足。本器的裝飾是此時代的 代表性作品,時代意義極為明顯。特別是器腹上的龍紋,打破了商至西周早期宗 教上的象徵意義,而偏重裝飾性,尤其是浮雕的一首雙身龍,不但和側四面的龍 頭相連,身軀彎曲的中間又無端的「貼」了一個龍頭。
 值得一提的是銅器裝飾在商周絕對是平面的,即身軀或線條若相遇交接時,交 接處的兩邊多半是中斷的,而頌壺上的線條經穿插疊繞的關係,顯出上中下三層 的空間感覺,是一大突破。正面是用純粹的 C形曲線交錯,側面是用兩條龍的身 驅與主紋交相交錯,有意的強調浮雕的主體空間。頌壺全身佈滿花紋:圈足和蓋 頸都是方形分瓣圖案,上下呼應,蓋肩為 S形長條動物,眼睛作在中央。器肩是 早期的起伏山岳紋,上下填充抽象簡化的動物曲線,左右為立體獸首啣環。
 頌壺銘一百五十一字,鑄在蓋口和器口,揭開才看得到,銘文都是在陽線方格 內,行款整齊,記載「頌」紀念父母追求周王冊命的細節及賞賜的殊榮,頌的先 父名龔叔,母親是夏人後裔龔姒,都是拜龍的氏族。